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乐山大佛(荐)

人气阅读指数 4809 次
 
 
游览完峨眉山,不远的乐山大佛肯定不容错过。
几年前看央视4套的走遍中国介绍乐山大佛,感觉是在太神奇太伟大了,这次虽然不能抱抱佛脚,但也能近距离拍摄,也是还了心愿了。



在郎木寺待了半天就出来,原本游览2天的计划完全改变。美景当前,游伴们太容易满足了,只怪甘南实在太美了,赶了四天的路也值得。无奈中,倒欣赏了不在计划中峨嵋和乐山,但来得似乎太突然,没准备下的出游可能有惊喜,当然也有郁闷的事情发生。



峨眉山金顶日出是最大的惊喜,美得醉人。刹那间忘记了寒冷,兴奋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终于把之前一日无聊的行程和赶路的烦闷一扫而光。徒步登顶的乐趣就在这里,追求美好的东西得到体现,不枉我4:45出发,到达金顶时间为6:10,花费时间为85分钟。


在50元坐游船远眺大佛和70元近距离参观景区之间,我屈服于少数,为了不脱离群众,我们三人登上了游船。同伴已经提醒我,可以选择单独行动,但俺还是扮团结,口说一起,但心早就上了山了。此处引用照片


由于雾大,远眺大佛失望到死,15分钟就结束了。不服气,既然来到乐山,就这样离开我仰望已久的大佛,我不甘心。告知同伴我的打算,确定我利用午饭时间,自己上山,他们在景区外吃饭等。于是我买了70元的门票,雇了导游,直奔山顶,因为我知道游览时间只有一个小时。


<于是就有了下面的作品了,感谢同伴的宽容。同时我也自己的看法,毕竟不同登雪山,因为危险而放弃登顶;来到这里不进景区参观而选择远眺令我一直耿耿于怀。


回广州冷静之后,给我想通了。每个人对景区的理解都不同,一同伴宁愿在江边溜达也不去看佛,两同伴选择了远眺,俺选择了近赏。我没有尝试用我的理解介绍景区说服同伴去参观也不对,即使面对的是世界遗产,大家的兴趣爱好不同,也不能勉强。


一个小时后,我准时履行承诺回到饭馆,但由于节日人多,排队的人龙延绵几百米,只能在大佛头部附近俯视,没敢下到脚部,不过我都满足了。


总结,出游要做好各项计划/准备/备用方案,万一有意外发生,也能掌控中。这里同随遇而安不冲突,计划可以随时改变,但要了解才去变,不能盲踪踪地想当然。所以我要继续坚持自己的作风,做好周详计划,多个变通方案。需要改进下自己的弱点,当遇到不同声音时要尝试以理说服别人;需要细心,需要耐心。



多谢同伴浪子,狮子,摇曳,海夕,此行学会好多事情,例如斗地主拉,珍惜眼前人,胆大心细,如何问路......此处隐去三千字。


乐山大佛景区位于乐山市郊,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景区由凌云山、麻浩岩墓、乌尤山、巨形卧佛等组成,游览面积约8平方公里。景区集聚了乐山山水人文景观的精华,属峨眉山国家级风景区范围,是闻名遐迩的风景旅游胜地。


凌云山紧傍岷江,上有凌云寺,建于唐代。依山开凿大佛一座,通高71米,脚背宽8.5米,为当今世界第一大佛。大佛为唐代开元名僧海通和尚创建,历时90载完成。大佛为一尊弥勒座像,雍容大度,气魄雄伟,被诗人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麻浩岩墓系汉代墓葬,麻浩一带较为集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开放的是一个“前堂三穴”的大型墓。墓门上均有精工雕刻,飞檐、瓦当、斗拱,花纹图案,无一雷同,墓壁上还有许多历史故事和动物浮雕。是研究古代建筑雕刻、民俗、宗教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1996年12月6日,峨嵋山---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内侧,有一深约25厘米的窟窿,维修工人从中掏出许多破碎物,细看乃腐朽了的木泥。这说明南宋范成大在《吴船录》中记载“极天下佛像之大,两耳犹以木为之”,是真实的。由此可知,长达7米的佛耳,不是原岩凿就,而是用木柱作结构,再抹以锤灰装饰而成。在大佛鼻孔下端亦发现窟窿,内则露出三截木头,成品字形。说明隆起的鼻梁,也是以木衬之,外饰锤灰而成。


麻烦讲解员帮我拍了一张。


黄金周后期,人潮已经退去,但要看完整的大佛,还得排上1个小时的队伍。


值得一看的是排水系统布全身,清代诗人王士祯有咏乐山大佛诗“泉从古佛髻中流”。在大佛头部共18层螺髻中,第4层、9层、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分别用锤灰垒砌修饰而成,远望看不出。衣领和衣纹皱折也有排水沟,正胸有向左侧分解表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



 世界第一大佛--乐山石刻弥勒坐像,以其巍峨雄伟的气势闻名中外。人们观赏这尊历时90年,乃成通高71米的唐代佛像,往往只看到依山凿就的外表,看到他双手抚膝正襟危坐的姿势,而对他的部位结构则看不真切。其实,细究他的形体结构,是很有趣味的。



以前发现大佛胸部有一封闭的藏脏洞。开洞一看,里面装的是废铁、破旧铅皮、砖头等,而封门石竟是宋代重建天宁阁的纪事残碑唐代大佛竣工后,曾建有木阁覆盖保护,以免日晒雨淋。

从大佛膝、腿臂胸和脚背上残存的许多柱础和桩洞,证明确曾有过大佛阁。宋代重建之,称为“天宁阁”,后毁。但不知何年,因何原因,这天宁阁的纪事残碑唐竟然嵌在了大佛的胸部,千古之谜,谁人能解?维修者将此残碑移动海师洞里保存,可惜1966年被人毁掉了。


 乐山大佛开凿的发起人是海通和尚。海通是贵州人,离乡别家,来到乐山凌云山下当和尚。凌云山下乃三江汇聚之处,每当汛期,山洪暴发,洪水便似脱缰的野马,横冲直撞,常常毁坏农田,倾覆舟楫。


为了制服江水,海通和尚立志开凿一尊大佛来镇住水妖。首先便是资金问题。海通和尚为了筹集资金,四处化斋,积少成多,经过数年努力,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



开凿之日,万众瞩目,喜形于色,但地方官吏却趁机刁难,声称要收取建造和保护费,否则不让开工。海通和尚十分气愤,斩钉截铁地说:“你们可以拿走我的眼珠,但不能拿走佛财!”地方官吏面带嘲弄的神色说:“你要真给我们眼珠,我们就不要你的佛财!”海通和尚马上拿出尖刀,自剜其目,用盘接住,捧到官吏面前。地方官吏大吃一惊,吓得赶紧逃离现场。



海通和尚忍住剧痛,一挥手,大佛立刻开凿。海通和尚死后,他的徒弟领着工匠继续修造,经过90年的努力,乐山大佛终于耸立在岷江、大渡河、青衣江汇流之处。



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通高70余米,头高约15米,头项上可置圆桌。耳长7米,眼长3.3米,耳朵中间可站两条大汉。肩宽28米,可做篮球场。它的脚背上还可围坐百余人,是一尊真正的巨人。前几年,有游客发现乐山大佛背后的山像睡佛,乐山大佛正好建在睡佛的心胸之处,寓意更加深刻。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