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婺源(荐)

人气阅读指数 4794 次
 
 

临行前在家留下纸条"累,北上,十天回。"
以前一直往江南方向都是买半票的,这次花了140多元,14个小时的车程转眼就到了。
照片拍摄于2004年。

链接:精彩婺源(荐) http://www.sevensem.com/shownews.asp?id=432


跟同伴商量好,我们此行婺源,除了人文,更加在意那的花花草草,所以我们目标是江岭和庆源。


想不到,婺源天气会有30度那么热,我的短裤派上用场了。之前几天在黄山,气温只有几度,还真想不到,一下子气温相差那么远。


我们坐上中吧直往江岭,路上感觉没携程说的那样艰难。头撞头,脚踹脚少不免的了。在狭窄的中巴车厢,挤得犹如春运,到处都在修路,日后来玩的人就爽了。不过,现在的美景无法复制,就如买名牌一样,刚推出时贵得有道理,等打折后就不稀罕了。
俺们就是冲着梯田油菜花来的。


婺源的日子,午后的阳光慵懒闲适,我在这样的午后醒来,懒洋洋的,眷恋着那个美丽的梦不愿睁开眼睛,梦中,我看见了漫山遍野的油菜花,我在田间奔跑,旋转,和美丽的蝴蝶在阳光下起舞……


说在晓起村看到的油菜花是一大片的话,江岭真的是所谓的漫山遍野,层层叠叠。连绵无穷,所有的山似乎穿上了一件黄绿相间的衣服,而又哪个裁缝能有如此的手笔呢?


山脚下的村落在油菜花中随着角度的转换若隐若现,偶尔的一阵炊烟飘起,为这副天然的画卷增添了一份灵性。每个人都在专注的拿着相机拍着,想把这一刻凝固成永恒。


大多数人们还在梦中,勤劳的村妇却已早早在河边淘洗着衣物;这当儿,一群雪白的鸭子嘎嘎地游过,摇曳出长长的波纹,颤动着水中马头墙的倒影。。。。。。


几位性急的“色友”也早早地架起他们的“长枪短炮”,在他们最喜爱的那扇窗前贪婪地记录着这幅雅致的画卷。


晓起的清晨格外宁静,青山和田野沉浸在薄纱般的曙光中,羞涩的云朵在清澈的溪水中静静流淌。四周散发着花草的幽香,远处偶尔会传来娇嫩欲滴的鸟鸣声。


“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这是前人对晓起的描绘。


如果说婺源是个绿色大公园的话,晓起应该就是婺源最为完整的代表。古朴典雅的明清民居,曲折宁静的街巷,青石铺就的驿道,遮天蔽地的古树,盛开时节整片的花海,所有婺源引以为豪的特色都能在晓起找到它的影子。


晓起分上晓起和下晓起,下晓起在公路边,颇多明清古居,据导游讲:明代的造型结构讲求雍容大方,砖雕木刻都疏朗淡稚;清代的造型结构讲究繁复玲珑,砖雕木刻意细精华。


我开始留意民居门檐上的砖雕,慢慢地也能区分出朝代了(算是点滴文化上的进步)。


还有一个细节,部分民居的门槛是双层的,很是特别。 一问才知,古时社会阶层分三六九等,官宦之家自然居上,门槛下可有石板伸出,是为登堂板;而经商之人虽富,社会地位并不高;所以,不少商贾人家在修居所时,都造双层门槛,以期将来子孙后代金榜提名,光宗耀祖时可方便地改造。



穿过几处民居拱门,眼前豁然开朗。一大片油菜花泛起的金黄色美得让人眩目。那接近一人高的油菜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摆,好像急切地要用浓烈的颜色和气味把周遭的一切环抱起来。


我们赶紧找到踏入其中的机耕小路,来到油菜花海中,一瞬间,时间和空间似乎已失去了意义;环顾四周,不禁看得痴了!周围的笑容也如花儿一般灿烂,相互映衬着把一种颜色的美丽发挥到了极致。俺的同伴:天津和四川的MM,在江西上大学;还有IFF同事小强、大华和Benny。


用相机贪婪地记录下眼前的景致后,带着留恋,跨过这大片油菜花,我们继续深入,来到村前。村口有处溪流斜倚着巨石落入不大的潭中,溪水虽没有瀑布的跌宕,但和婺源大多数溪流静默地潺潺相比,显得动感十足。


溪上用条板置一小桥,可算作整个村落的玄关了。踏入村中,不由得感叹那句“中国最美的乡村”的赞美恐怕就是恰如其分地指这里吧。


清晨的庆源格外宁静,5点就起来了.
估计今天又有暴晒的份了.


换了拖鞋出去逛逛,坐坐田埂,踢下水田.
那才叫舒服,而且难得那么多好友作伴,之前的累都全忘了。


婺源的很多山半山以下都是黄绿色的松林,远远望去,感觉毛茸茸的,好像这里的山其实本是在
此小憩的天界圣兽。半山以上便是山区常见的深绿了,偏偏有很多不识愁味的新绿爱上层
楼,硬生生的从枝叶繁茂的大树间挤出来,又给群山增加了不少生气。


婺源是个缤纷的世界。不像别的草木尽盖,浑然一绿的乡村,她更像是大自然的调色板,充盈着大自然丰满的颜色。


山色的代表当然属于绿了,树叶的绿,小草的绿,庄稼的绿……不过这些绿倒也普通了,婺源的水也是绿的。水绿而清澈,浅则见底,深则隐能现鱼嬉戏,想必从高空俯看定会感觉到婺源的水是上苍镶嵌在这片大地上的绿宝石吧。


其实现在最抢眼的颜色不是绿,黄色的油菜花海才是这个时节的主角。站在高处往下看,除了山坳一亩亩争涛的花海外,较低的梯田的上也有不少,就像是油菜花已经多得快要溢出了一样。我们去的时候已经过了油菜花最盛的时节,不少花结晶成了绿色的豆夹。


回想起我去的古徽州的其他地方,当地人若修新房,都是修的那种现在全国任一地方都能看到的毫无特点的像一块巨大砖头一样的小楼。婺源则不然,直到现在,婺源新修的房屋都保留明显的皖南民居风格。


婺源给我的最大感觉是人与自然和谐并存,人并不强要作这里的统治者。在婺源的溪流上我看到了这样的桥—只是两根枯木横跨溪上,我轻踩上去试了一下,觉得此桥纵是七八岁的孩童也承受不了。但感觉又不像只是随便扔在这里的。后来我偶然看见有一队鸡悠哉游哉的从这种小桥上鱼贯而过,原来这是专门为这些弱小生灵所造。人也桥,鸡亦桥,天人合一已经融入了婺源的精神之中。


虽然我更喜欢婺源的水变成云雾后的缥缈,婺源晶莹的溪流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雨并不是所有人都喜爱吧?但山间潺流的溪水谁见了不会被深深吸引呢?溪流是婺源文明的灵魂。


婺源的村名多带有一个“坑”字,“坑”在当地语言中就是“溪”的意思。这里的几个大的村落无一例外都有一条溪水从村中流过;连接村子之间的青石路绝大多数情况下也都是溯溪而行的。


完全可以说婺源的文明就萌芽滋生在婺源无尽的溪水之中。婺源的溪本身也很有特色。虽然溪水显绿,但水中的倒影却能准确的反映出倒映物的颜色,树的深绿,草的浅绿,花的红、黄、白,老屋的白墙黑瓦,水中一切就像是在绿色的画布上作的山水画一样。


徜徉在溪边,我常常不抬头去看群山,却是低头去欣赏溪水画卷。如果说清明上河图表达了宋代的繁荣,那么溪水画卷则展现出了婺源桃源仙境的清逸。


婺源我是不会再踏上了,我不敢想象十年之后她是什么样子。我只希望保住这一次回忆,再加上自己一点点想象,把这个我曾去过的世外桃源永远深埋在内心的深处,幻想她就是天堂的形状。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