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助学支教(荐)

人气阅读指数 5722 次
 
 

在77GO看见METAL发的贴,“关于河源市和平县大坝龙狮村小学的助学、支教计划”,之前是感受过ZII在从化助学的图片,这次俺也是时候行动了。

河源助学2009上(荐) http://www.sevensem.com/shownews.asp?id=632

河源助学2009下(荐) http://www.sevensem.com/shownews.asp?id=633

河源助学支教(荐) http://www.sevensem.com/shownews.asp?id=442




从县城出发,经过几个小时在泥泞、崎岖的盘山路上艰苦行车,终于见到了这所新建成的小学(学校原址地半山上的小土坡边,是泥砖墙、瓦楞结构,学校建成于50年冬,由于处久失修,早在1992年已被定为危房,师生们在颤颤惊惊地渡过十多个年头后,终于盼来了广东省扶贫基金会拨来的建校款,重新建起了现在的砖、混凝土结构学校)。前面部分文字摘自MF“山谷风”05年首次到这个学校后写下的文章。


下车推行


新校在2005年的秋季开学使用,建筑面积为300㎡,分为二层结构,每层三间课室,楼上一间作为教师办公外,余下的五间课室分别是(一、三、四、五、六)五个班级的课室。


看到这里,大家都会问:“二年级的学生去哪里了呢?”,原因就在于二年级只有一个学生,且学校的师资严重不足而无法单独开课,只好将其并到三年级班中共同学习,也就成了在校生中唯一的跳级生。下图看到,第二列是空的。


而06年09月09日,新的课程表还没有张贴出来,今年只剩下二/四/五年级的21正式学生就读了,加上学前教育的5个孩子,全校共26名同学。


05年,全校的教职员工共有四人(包括校长在内,全为男性),负责着这五个年级共计47名学生的所有教学工作,学校开设了数学、语文、英语、音乐等几项必需课,校园内无基本的图书阅览室、体育场所。


而06年,只剩下两位姓黄的老师了,更因为教英文的老师走了,今年同学们无法再上英文课程了。


球场也无一个,现学校是开放型的学校,无球场,无围墙,无校门,四周是水稻田。


学校无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单(双)杆等,甚至连不占地面积的棋盘类娱乐设施都没有,教师、学生想打篮球都成了一种奢望。可见环境是多么的糟糕,文体设施是多么的匮乏呀!


现有在校生中,隔代教育现象较为严重,如孩子的双亲都在外地打工的约有15人,占总人数的32%。


由于该镇属于广东省贫困乡镇,学校减免了孩子们上学的所有学杂费用,每年交纳45元其他费用,因此缀学现象在根本上得到改变。



该校远离乡镇,交通极不方便,信息也就相对不通畅了。校内学生中甚少人知道电脑为何物,教师队伍里也无一人会操作电脑(无接触的原因),只能说这是现代教育中的一个不和谐音符。


全校的教具:一个地球仪,直尺、三角尺、量角规、圆规、算盘各一把,可见教具的简陋之极!算得上最“豪华”的就是这块黑板了。


两位黄老师的年龄都是50多岁了,学校教学条件之艰苦,造成外面的师资不愿进来,长年累月的师资得不到补充,本校的师资水平又难于得到提升,所以教学质量也可想而知了。


他们急需改善、帮助之意跃出心田。如今学校也为今后的师、生源而倍感焦虑。(补充一点:新学校也无预留的校舍和图书室.)


在校生的数量也在逐年减少:一是父母到外打工后带走孩子到外面读书了,尽可能摆脱这种恶劣环境下的学习状况;二是千方百计委托亲朋好友将孩子迁到条件稍好的学校就读,所以好多房子都空了出来。


村民都极渴望学校的教学质量能有根本的改善,在校的教师也都期望学校的现况能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帮助。从小孩的教育开始,逐渐摆脱落后和贫困。


六年级毕业后,虽说是九年义务教育,而村里却无初中资源(硬件和软件),学生中有的就开始缀学了。有心求学的、家长重视的部分学生被分流到就近的乡级中学(优胜中学)或镇中学(大坝中学)就读。下面的两位女孩就是跟随我们的车回校上课的。


到中学就读的学生基本是周日下午去学校,周五晚才回家,每次去学校都要带上一个星期淹(熟)菜和米,生活完全自理,坐我旁边的小女孩就装了一袋面条。


离家最近的也有十几公里的乡间路,自行车或摩托车都好难行,远的是到镇上二十多公里的路程,同学告诉我,她平时得走4个小时才能走出大山去到学校。


虽说现已通车(一天一班,上午进村,下午出村),而学生是无法乘搭的,只有徒步回家。如遇下雨天,班车是不开的,因雨后的山路极泥泞,车易打滑不安全,且路窄如遇阻碍则无法掉头。


学校的体育课就是学生放学后回家做家务或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从末参加教学大纲设立的体育竞技活动。跑步也只能是在同学间、在田埂上的嘻笑追逐中完成。


在与学生的交谈中,问:“你长大后想干什么工作?”有胆大些的男生答:“到城市打工。”而更多的只是躲避或茫然地摇头曰:“不知道。”天啊!这些孩子心中的理想,希望是什么,我无法知晓。我的心猛然被揪了起来,默默无语地仰望向天空,心情许久都不能平静下来。


孩子们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有的至今还没到过镇里,也不知镇上的“高楼大厦”是何模样,“大厦”的概念也只是停留在了书本的里面。学生中有的住得远,每次上学都要走几公里的山路,在寒冬、雨季上学困难就更大了。


学校至今无装电话,也因经费的原因,现在连校名的字牌都未立,村民们戏称“无牌小学”,年长的阿伯也好担心学校能否继续办下去。


学校的教师们除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外,还要兼顾家庭的“责任”工作,随着年龄的增长,半工半农的生活让他们深感疲惫。特别是在农忙季节,一边是对学生的责任,另一边是肩负全家人的生计,工作、家庭两难全呀!下图为校长家的厨房


学校至今无支援工作者进驻过,因此对学生而言,就失去了对新生事物的熏陶。


学校现连一个简单的基本保健箱也无一个,学校现急需资金建一所厕所和解决师生喝水、用水问题。操场、围墙的建设、破损的桌子维修也是当务之急。


对小学今后的发展(扩建),靠当地政府或老百姓筹资也只能是杯水车薪。因此,特向社会各界呼吁,敬请伸出援助之手,为满足山区贫困儿童的学习献上一份爱心,使学校、师生沿着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前进,当地政府、在校师生及老百姓将会表示衷心的感谢!


介绍完学校的背景,也是时候讲下我们这次活动了。
好感谢兰花这次活动的策划,时间的安排控制得很好,璇老师,METAL老师,旦旦老师的生动讲课令人好难忘,多谢娃娃和阳光一号,为我们提供免费车;多谢罗司机,还有各位捐输的朋友们,以及西施,MABEL,路口,烟子,SO等伙伴一起齐心协力完成这次助学支教之行。


SEP.10 教师节,同学们都回到学校,但个个都好胆怯,端正地坐好等待着上课。璇老师不悔是班主任,一上来,就让同学们放松些,让大家各自介绍自己,严肃的气氛一下子化散了,课室开始活跃起来。


旋MM果然有一手,胆怯的小伙子也开始调皮起来了。


轮到英文老师MISS METAL出场了,一上来就是一首众人皆知的字母歌,学校里面第一次听到那么大声,那么齐整的声音。


歌声传到校外,吸引到其它高年级的学生和群众听到后都赶来了课室


新奇的教具,令同学们眼前一亮,早早离开了小学教育的同伴们也眼界大开,而三位老师的教学方法也令人倍受尊敬。


等到数学老师旦旦出马时,实在太生动了,我也忍不助了,也要当回一次小学生,坐在课桌上一起上课。


黄振鸿校长今年53岁,绕过河冲,上到山腰就是校长的家.好简单的家具,但家人好热情好客.校长的三个孩子分别去了广州/深圳/大坝,每年才会一次来.


年轻人脸上露出的笑容表明,贫困在当地已经成为一种环境,一种习惯,一种常态。
在都市小资眼里,这幅画面充满着田园牧歌式的美丽。


贫困,是我们这些人眼中的贫困。那些清山绿水,孩子那清澈纯洁的眼神,绝对比大城市更“富有”。


磁带也算是白带过来了,学校没有录音机,同学们家里也没有.


斑驳的课桌令人想起久往噶"同桌的你",而21世纪的广东,乡郊还依然用着.


小朋友的外衣可能是穿过几手的了,连扣子都换了好几个了.好多校服上还印有名字,但那多数是姐姐或者哥哥留下来的.


实话地说,烟子炒的菜有点难吃哦,SO有排忍受了。


晚上,我们就在课室扎营,温度下降了好多,由于周五工作到12点才回家,报纸都没空看,睡袋和厚衣服都没带,和背包裹在一起度过了下半夜。


平时老师上课是用本地话教学的,三位MISS的教学虽然吸引到高年纪的学生,但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可能一句都听不懂。


两个调皮的男同学,课余我听到他俩在猜拳:
“握握手,好朋友;你结婚,我饮酒”


答对一个提问后,这位女同学得到大家的称赞:“棒,棒,你真棒”


互动游戏是玩“辣辣寿司,边个食,你吾食,我要食啊”,不过这次是玩英文版。


那么生动的教学方式,连窗外的小朋友都吸引过来了,晓港湾的学生平时肯定过足隐了。


分派完文具后,大家着手修建图书馆,把收集的图书归类.


小家伙一下子就给连环画吸引了,任凭旁人抢得头崩额裂,着了迷一样.


也是时候说再见了,同伴们快步走过欢送队列,真不忍心让同学们拍那么长时间的手掌.


下意识回头看看学校,小姑娘在田边啼哭着,搞到我都感动了一回,鼻子一酸,差点也掉泪了.


村庄渐渐远去,记忆开始模糊,估计同伴们个个会想,"我会再回来的"


尽管路走得好艰难


尽管我们要用手推车


尽管我们身陷泥潭


我们会回来的,因为这里有美丽的花草


因为这美丽的山谷


因为有令人尊敬的老师


还有善良的村民


当然少不了那些天真的少年


















路过河源和平镇,采购猕猴桃。


回到黄埔丰乐路烧鸡场晚饭。




后来希望工程采用的照片。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